网络诈骗
个人信息被诈取,账户钱财被盗取,被忽悠进行财产买卖……
网络欺凌
网络里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硝烟,被漫天散布的谣言、被冒充账号发布违法信息、被扩散的个人隐私……
网游陷阱
被来路不明的游戏吸引,充值大量金钱,甚至走向网贷……
以上只是冰山一角,网络工具让大家探索大千世界的同时,也暗藏着很多网络风险。
朋友圈、微博相册、签到、足迹……
许多人在周末或者长假外出旅游时,习惯在微信、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记录自己的饮食、地点、风景等生活中的一切。大家在晒快乐的同时,别忘了保护自己的隐私,不要泄露出游时间、人数等信息。
即便是朋友圈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,也留有一扇“后门”,你的10条朋友圈也会被非好友的陌生人尽收眼底。很多微信用户并没有意识到,这扇“后门”的敞开,会导致自己隐私的外泄。
以朋友圈为例,在“设置”中,选择“朋友权限”,点击“朋友圈”,选择关掉“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”的隐私设置。
家长也可以选择为孩子打开“青少年模式”。
很多孩子到了餐厅或者咖啡馆,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手机搜索免费无线网络。
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一点,在公共场所用一台电脑、一套无线网络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,搭建一个不设密码的WiFi。如用户使用该WiFi,不法分子就可以盗取手机上的资料。
因此要注意:
1.在使用免费WiFi的时候,要看准WiFi的提供者。
2.在一些公共区域,尽量不使用带有个人账号和密码信息的软件。
3.不乱扫二维码。
在没有家长或老师的陪伴下,不要随意外借电话手机、电话手表。
有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乐于助人的品德,借来手机、电话手表后趁机换走手机卡。
被盗走的电话卡可能会被犯罪分子组成GOIP设备(即虚拟拨号设备)与境外诈骗团伙勾连,拨打海量诈骗电话,实施违法犯罪活动。
游戏的世界很容易忘记时间,甚至代入过深。
家长和孩子尽早共同制定一份上网规则,包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上网;上网时可以浏览的内容、参与的活动有哪些;双方如何共同执行并遵守约定等,一起分享网络世界的故事,并随着年龄增长与需求改变,做出相应调整。
关注家庭成员的日常状态,觉察情绪。
当发现家庭成员持续陷入很强的负面情绪或情绪波动时,就有一定可能正在遭遇或做出网络欺凌的行为,需要及时干预。
信息时代
网络空间和虚拟世界的安全
同样应该得到充分重视
正确使用网络工具
健康上网、防范网络危机
让我们一起
为健康上网筑牢坚实护盾
来源:上海徐汇
编辑:邓娅敏
审核:迟亭亭
终审:生艳绯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查看原文